2018-04-28
4431次
字體
高層關注農業機械化
隨著農機裝備制造行業不斷發展,我國農機產品質量不斷提高。在科技研發、技術水平、制造能力上取得了矚目成就,也得到高層領導的重視與關注。
2017年5月8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視察了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開封工業園,參觀了該公司的拖拉機裝配車間和農機服務信息中心,并登上PL2304型智能化大馬力拖拉機。對該公司自主研發的大馬力拖拉機,以及利用物聯網大數據打造的智能農機服務平臺,李克強總理給予了高度評價。農業現代化需要大馬力拖拉機,“中國制造2025”更需要大馬力發動機。
正是在中央領導人關心與支持下,國產大馬力拖拉機一路加“馬”,逐步縮短與國外的差距。為了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9月25日,“砥礪奮進的五年”大型成就展在北京展覽館開幕,東方紅-LW4004拖拉機作為行業唯一代表登臺亮相,備受世人矚目。
圍繞推進制造強國戰略和農業現代化發展,中國民主同盟中央(以下簡稱民盟中央)開展“以改革創新為引領,加快推進我國農業機械裝備制造轉型升級”為主題的大調研。
2017年3-4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盟中央主席張寶文等領導分別率隊,赴江蘇、山東、河南的農機企業、農機專業服務組織、農機主管部門等創新創業企業和服務機構開展重點考察調研。詳細了解企業發展質態,與農機企業探討農機裝備制造轉型升級的整體思路和具體舉措,農機生產、研發及銷售情況,以及合作社的發展模式、經營狀況和農機購置使用等情況,就農機購置補貼政策、農業現代化等問題與相關人員深入交流。
民盟中央呈報給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的調研報告從支撐農業發展方式轉變、提升農業質量效益和國際競爭力以及促進農業增產增效、改變農民增收方式和推動農村發展的高位,針對我國農機產品的現狀列出五條我國農機裝備目前亟待解決的主要問題,提出了四項建議措施。調研報告得到了黨中央和國務院的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汪洋副總理、馬凱副總理先后對報告作出重要批示。
為做好此次調研工作,民盟中央特別邀請中國農業機械化協會、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等單位參與有關工作。為配合做好調研工作,中國農業機械化協會專門組建了以劉憲研究員為組長,包括農業部農業機械試驗鑒定總站、農業部農業機械化技術開發推廣總站、中國農機化導報及協會人員組成的專家小組,全力以赴配合開展相關工作,包括基礎素材收集、提供行業資料,行業形勢分析數據,重點科研機構、生產企業和農機合作社基本情況。
隨著中央領導對農機行業的重視,作為中國制造2025重點支持領域之一的農機制造行業,各種支持政策相繼出臺。
6月12日,農業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四部委聯合制定印發《推進廣西甘蔗生產全程機械化行動方案(2017—2020 年)》。
9月22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在新疆石河子市組織召開農機裝備現場推進會,傳達了黨中央國務院領導同志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并就推進農機裝備發展發表講話,農業部農機化司介紹了推進農業機械化工作情況,并對農機行業落實《農機裝備發展行動方案(2016-2025年)》提出了具體要求。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11月27日發布的《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三年行動計劃》,特別增加了對農機裝備制造行業的項目支持。農業部與工業和信息化部兩次共同組織召開座談會,聽取科研院所、企業、協會對農機裝備轉型升級的意見與建議。
12月,現代農機關鍵技術產業化實施方案由發改委制定并正式印發。
購機補貼務實精細實施
2017年,中央財政投入農機購置補貼資金186億元,扶持159萬農戶購置機具187萬臺(套)。補貼政策重點推進敞開補貼、信息化管理、違規查處、信息公開、新產品試點等工作,全年改革目標明確、革新力度大、創新亮點多,補貼工作的管理機制與運行模式不斷成熟,補貼政策逐漸由快速增長轉向精細、務實、普惠實施。
由于各地農機化發展水平和自然稟賦、農業生產方式等的差異,農民對購機補貼需求日益迫切,“想要補不了”的問題依然突出。
為拓展補貼機具種類范圍,破解缺門斷檔機具供給難,農業部、財政部組織10個省開展農機新產品補貼試點,組織6個省開展農機購置補貼引導植保無人飛機規范應用試點,兩項試點工作的開展有效帶動了農機新產品、新技術的推廣,進一步調動了企業研發創新的積極性。
在西藏和新疆南疆地區開展補貼差別化試點,適當擴大補貼范圍,適度提高補貼標準,助力西部邊疆民族地區脫貧攻堅。
研究提出丘陵山區開展補貼政策差別化措施,鼓勵各省新產品試點向丘陵山區亟需適用機具傾斜,促進農機化水平區域間均衡發展。
農機購置補貼制度進一步完善。新制定了《農業生產發展資金管理辦法》,取消“補貼機具兩年不許倒賣”等與實際情況不相符的規定,有效降低了政策的操作風險。為進一步加大購機補貼產品經營違規行為打擊力度,嚴懲失信違規產銷企業,建立健全農機購置補貼產品違規經營行為處理制度,確保補貼資金安全,農財兩部辦公廳聯合印發《農業機械購置補貼產品違規經營行為處理辦法(試行)》,強化農財聯合查處機制,對違規行為形成有力震懾。重點加強對大中型機具的核驗和單人多臺套、短期內大批量等異常申請補貼情形的監管。農業部農業機械化技術開發推廣總站和各省做好違規企業查處工作,各省用好違規處理及黑名單數據庫,對違規企業實行省際間聯動聯查。探索開展機具唯一化監管,開展“一機一碼”二維碼標識研究,實施農機產品終身化、唯一化、條碼化監管,強化對補貼機具生產、投檔、銷售、報補、報廢等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從源頭上加強補貼機具管理。
農機管理部門運用互聯網技術,創新農機管理模式,開展便民利企工作。推進農機購置補貼投檔系統應用,促進“無紙化投檔”,減少企業重復多次投檔的負擔。青島等地探索開展手機app申領補貼,讓“手指一點,補貼到手”成為現實。鼓勵按照“減少增量,壓縮存量”的原則,開展補貼資金動態調劑,減少資金的結構性結轉。繼續打造“陽光補貼”,促進政策公開透明,建立了省、市、縣三級農機補貼投訴舉辦電話和專欄網站,補貼資金實施進度、受益農戶信息在網上實時公開,提升購機農戶的政策參與權和知情權。繼續推進敞開補貼,促進應補盡補,提升農民的補貼獲得感和政策普惠共享程度。
探索開展農機扶貧公益活動
2017年,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關于廣泛引導和動員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的通知》、農業部《關于廣泛引導和動員社會組織參與農業產業扶貧的通知》等文件的印發,極大地鼓勵和動員了社會力量投身到扶貧工作中去。在政府部門和農機管理部門的大力推動下,農機化行業積極響應中央精準扶貧、鄉村振興號召,務實推進貧困地區農業產業扶貧工作,踴躍開展農機扶貧公益項目,充分發揮農機化的優勢,為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力量。
中國農機化協會組織開展了一系列公益扶貧活動。通過發布扶貧公益活動倡議書,鼓勵號召協會會員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積極發揮行業優勢,促進貧困地區改善生產條件,改進生產技術,提升生產效率和農機化水平,為脫貧摘帽提供技術支撐。倡議得到了協會全體會員單位和社會各界的積極響應,在行業中營造了關心扶貧、支持扶貧、參與扶貧的濃厚氛圍。
6月,協會聯合有關單位和農機企業舉辦“牽手貧困村,助推機械化”農業機械定向捐贈活動,向甘肅省蘭州市永登縣團莊村捐贈拖拉機以及配套的深松機、旋耕機、鏵式犁、馬鈴薯種植機、馬鈴薯收獲機、谷物播種機等農機具12臺(套),共計價值約40萬元。此外,協會還出資10萬元為貧困村興建機庫棚。12月,協會與農業部農機試驗鑒定總站聯合開展農機募捐活動,為河北省曲陽縣募集到微耕機、烘干機、噴霧機、割灌機等各類農機具150臺套,價值近百萬元。
農業部農業機械試驗鑒定總站積極推動農機與產業扶貧工作的有機結合,如為河北曲陽縣農業產業扶貧工作專家組配備農機技術專家。圍繞曲陽縣果樹產業發展,通過集中培訓和現場指導等形式開展技術指導;努力牽線企業促進農產品營銷,打造農產品品牌;組織開展愛心捐書活動和貧困戶走訪慰問活動等。
中國農業大學中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研究中心、工學院圍繞服務國家農業農村重大戰略需求,在精準扶貧、高質量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等工作中主動謀劃,探索出一條產教融合的農機化精準扶貧之路。2017年,攜手上海三久機械有限公司,在湖北、湖南、江西、廣西、重慶、四川、云南等7個南方丘陵山區省份的17個貧困縣實施贈機助產精準扶貧活動,共捐贈烘干機25臺套,價值約300萬元。
山西省大力推進農機資產收益性扶貧試點工作,充分發揮農機合作社的載體作用,增加貧困戶收益,助推脫貧攻堅取得新成效。2017年,全省各級農機部門累計投入5500多萬元,在44個貧困縣建立125個農機合作社資產收益性扶貧試點,吸納和帶動5200余戶貧困戶1.5萬名貧困人口,扶持購置1300多臺(套)農機具,作業面積20多萬畝,為貧困戶分紅350多萬元,貧困戶戶均分紅達到700元。甘肅省2017年在天水、臨夏、張掖等3市(州)15個縣(區)開展“一鄉一農機合作社”建設試點工作,旨在推進農機合作社規范化建設和服務能力提升,以農機社會化服務促進農機產業扶貧。(2018年4月8日中國農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