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風電產業已經步入了平穩發展的階段,但是風電產業所處的外部環境距離我國《可再生能源法》規定的可再生能源并網發電項目的上網電量要全額收購還存在較大差距。2015年要實現棄風限電的根本性轉變難度很大。
2月12日,國家能源局發布2014年風電產業監測情況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風電實現并網發電量1534億千瓦時、并網新增裝機1981萬千瓦,另據中電聯統計2014年風電建設投資993億元,三項指標均實現增長,并位列非水能可再生能源增長首位。本報記者在翻閱了歷年數據后發現,繼2011年之后,我國風電產業一改快速增長的態勢,2012、2013、2014連續三年風電在發電量、新增裝機、投資方面均實現穩步增長,“穩中有增”成為了當前我國風電發展的主旋律告別嗷嗷待哺,風電產業在經歷了井噴式增長、產能嚴重過剩、市場持續低迷、產業重整等一系列痛苦蟄伏后,是否已進入平穩發展階段?業內專家對此表示肯定,但強調產業所處的環境仍不樂觀。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秦海巖對本報記者表示:“我國風電產業已經步入了平穩發展的階段,但是風電產業所處的外部環境距離我國《可再生能源法》規定的可再生能源并網發電項目的上網電量要全額收購還存在較大差距。2015年要實現棄風限電的根本性轉變難度很大。”
調速后產業穩中有升
“評價一個產業是否進入平穩發展階段,要從三個方面來看待,即每年裝機增長與發電量增長是否匹配、裝機區域布局是否兼具了集中與分散的同步發展、利用小時情況是否合理來綜合判斷。”中國電力發展研究會秘書長姜紹俊對本報記者表示。
追溯到“十一五”時期,我國風電產業發展就開啟了全速增長的模式,然而不久之后,產業極速增長帶來的“癥狀”就逐一顯現,并網難、產能過剩、制造企業無序競爭……這一狀況在2012年得到了根本性轉變。
中電聯的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風電投資大幅消減31.8%,我國風電并網發電量達到100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7.16%,并網新增裝機達到1285萬千瓦,同比減少18.93%。新增裝機和電源投資雙雙被拉回基準線,產業發展則步入良性軌道。2013年,風電并網發電量達到140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9.54%;并網新增裝機達到1406萬千瓦,同比增長9.4%。
2014年,風電并網發電量達到153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9%;并網新增裝機達到1981萬千瓦,同比增長40.9%。
年新增裝機容量與發電量同步增長,還不能夠完全地證明風電產業已經步入穩步增長的階段,對于風電重點區域開發布局的考量也必須納入其中。1月28日,國家能源局正式下發《關于報送“十二五”第五批風電項目核準計劃項目的通知》第二批,其中涉及天津、山東、河南、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湖南、重慶、江西、貴州、廣東、廣西、西藏、陜西等地區上報當地風電年度建設規模。目前,以集中開發和分散發展并重的布局正逐步形成。同時,為了應對不同地區的風資源的條件,我國風電制造企業緊跟發展步伐,不斷推動技術進步,風機風速從7米/秒下降到6米/秒,甚至通過技術提升突破了風速5米/秒的極限。
市場化手段可根治限電難題
“如果說風電產業已經步入平穩發展的階段,但是與上世紀80年代火電平穩發展相比,風電在某些方面還是有所欠缺。”原龍源電力總工程師楊校生對本報記者表示。
盡管現階段可再生能源非碳的價值沒有被體現出來,但是可再生能源與煤電等其他能源形式在市場競爭中的博弈過程是常規能源發展所不曾經歷的。同時可再生能源在被認識與參與建設的過程中,處于弱勢的現實清晰可見。“風電產業正處于萌芽后的快速萌生階段。由于各方面的壓力,風電產業內部不斷創新,形成了自己的革新機制,但是風電利用小時數仍然難以維持高值,主要是風電所處的外部環境較為惡劣。”楊校生表示。
據中電聯發布的數據顯示,自2012~2014年,我國風電平均利用小時數分別為1893、2080、1893小時。平均利用小時數低于2000小時,棄風限電帶來的影響難以推脫責任。秦海巖對本報記者表示:“歸咎于技術原因去指責棄風限電難以改善只是表象,探尋本質仍然是體制上存在缺陷。當風電與火電同時面臨調度抉擇的時候,可再生能源總是甘當弱者。特別是節能調度管理辦法的一再推遲讓《可再生能源法》規定的條款沒有用武之地。”姜紹俊對本報記者表示:“目前,我國風電會持續地以高于平均速度的趨勢來發展,利用小時數降低、棄風限電的情況會持續一段時間。”秦海巖也表示了同樣的觀點:“2015年要實現棄風限電的根本性轉變難度很大。”可再生能源的間歇特性可以稱之為造成風電平均利用小時低的原因,但不能夠默許其成為棄風限電的借口。
“由風電等可再生能源組成支柱電網,水電、核電、煤電作為有效補充。”這一超前的能源發展思路早年由原能源部部長黃毅誠提出,時至今日這一構想仍然難以實現,但是通過多年的摸索證實他所提出的觀點長遠來看是正確的。
“能源的主力、補充由電網調度來協調解決,而由于電網調度給常規能源或可再生能源造成的限電損失都應該按照商業化的方法來解決。限電損失必須通過第三方,即電網調度、儲能設施來解決。”楊校生對本報記者介紹解決限電問題的根源所在。
“峰谷差的問題、可再生能源波動的問題完全可以用電力市場的方法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