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1-10
1555次
字體
進入“十二五”,我國農機化發展站在了新的起點上,進入了為基本實現機械化奠定堅實基礎的關鍵時期。在去年底召開的全國農業機械化工作會議上,談到“十二五”期間農業機械化發展的關鍵,農業部副部長張桃林認為,籌劃“十二五”,要將轉變發展方式貫穿農業機械化全過程和各領域,堅持在發展中促轉變、在轉變中謀發展,切實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提升發展的全面性、協調性和可持續性,實現農機化科學發展。如何加快轉變農機化發展方式?基本要求是做到六個“更加注重”。
能否加快解決農業機械化發展總體存在的區域發展不平衡、裝備結構不合理等突出問題,直接關系到農業機械化的發展質量。因此,張桃林認為,要加快轉變農機化發展方式,首先要更加注重調整和優化農機裝備結構布局。在解決這個問題上,早行動真行動則主動,不行動消極應對則被動,甚至會積重難返。各級農機化主管部門,要本著對事業高度負責的態度,把結構布局優化的要求自覺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去,持之以恒地推進。要通過合理確定支持推廣的農機產品目錄、購機補貼范圍及補貼比例和優先次序、實施重點環節作業補貼等有效措施,優先保證關鍵和薄弱環節機械化發展的需要,積極探索丘陵山區農機化的作業模式、技術路線,努力實現大中小型機械、高中低檔次機械、動力機械與配套農具、糧食作物機械與其他農產品機械合理配置,各區域協調發展。
“推動農機化科技進步和提高農機手素質是轉變農業機械化發展方式的重要支撐。”張桃林說,“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農機化發展主要矛盾是日益增長的農業機械化需求與農機化新技術新裝備有效供給不足之間的矛盾,最大的‘短板’和‘瓶頸’在科技教育,最大的潛力和希望也在科技教育。現階段,4000多萬農機手已成為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現在,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農業行業科技、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對農機化科研的支持力度逐步加大,陽光工程等農民培訓項目對農機手培訓予以傾斜。要充分利用這些有利條件,推動解決產前、產中、產后農機化技術集成配套不夠,農機化新技術和新裝備研究儲備和有效供給嚴重不足,科研資源分散及配合協作機制不完善,培訓手段和培訓系統性不強,農機作業能手、維修能手、經營高手比例偏低等問題。”
解決制約農機化科學發展的矛盾問題,越來越依賴于組織化程度的提高。張桃林強調,要大力發展農機服務組織,有效實現農機戶優勢互補,降低農機經營交易成本,擴大農機作業規模,顯著提高機械利用率和經營效益;促進裝備技術集成配套,推動高性能機械和先進實用技術的推廣應用,優化農機裝備結構;有效發揮從業人員專業技能智慧,促進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帶動其他農業合作組織發展。“今后要在政策導向、投入傾向、培育市場、典型引路等方面采取更有力措施,培養農機大戶和更多自我發展能力強、利益聯結緊密、運作規范的服務組織,加快提高農機服務組織化程度,推進農機服務的專業化、社會化和產業化。”他說。
當前我國水資源、耕地資源緊缺,農業面源污染還比較嚴重,影響了農產品質量安全、農村生態環境和生活環境。“在‘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方面,農機化技術和裝備有其他措施難以實現的優勢,需要承擔更大的責任、發揮更大的作用,也是農機展現新風采、拓展新領域、爭取新投入的重要突破口。”張桃林說。因此,他指出,要更加注重推廣應用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農機化技術。要采取差別化的工作措施和支持政策,鼓勵報廢能耗高、污染重、性能低的老舊機械,大力發展節種、節肥、節藥、節水、節能和環保低碳的農業機械,推廣應用節約型農機化技術,積極探索集約高效的新型農業耕作制度,提高農業資源和投入品利用效率,在農機自身節能減排的基礎上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做出應有貢獻。
張桃林表示,要轉變農機化發展方向似乎還要更加注重創新農機化發展工作機制。當前,特別要盡快建立農機農藝融合的工作機制。做到心往一塊想、勁往一塊使,努力形成齊心協力推動農業機械化發展的良好氛圍。在創新機制、搞好統籌方面,要推進管理機制創新,增強工作動力、激發隊伍活力。強化依法行政的主動性、自覺性,做到各項重點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嚴格依照法律法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切實做到不缺位、不錯位、不越位。強化統籌協調,實現管理、推廣、鑒定、監理等機構重要工作信息共享,重大工作緊密聯動、步調一致。強化績效考核,提高農機化公共服務能力和機構隊伍活力,寓管理于服務之中,以公開、透明、高效、便民的公共服務推動農機化科學發展。
轉變農機化發展方式,注重構建綜合配套的農機化扶持政策體系是重要保障。張桃林說,從政策取向方面看,在幫助農民買得起農機具的同時,要更加關注用得好、增效益的問題。各級農機化主管部門要深入研究、加強溝通、把握時機、堅持不懈、上下銜接,共同推動政策具體化、項目化、配套化,用足、用好、用活當前的農機購置補貼等優惠政策,根據發展需要結合實際創新豐富農機化政策措施,切實增強政策的連續性、協調性和針對性,更好、更全方位、更持久地調動農民購機用機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