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5-26
1624次
字體
為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的決策部署,大力宣傳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的輝煌成就和寶貴經驗,進一步推動農業機械化科學發展,迎接新中國成立60周年,由農業部組織攝制的八集電視專題片《耕耘大地——中國農業機械化》日前通過評審,將從5月25日起在中央電視臺第七套節目黃金時段播出。
該片是第一部以宣傳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成就為主題的系列電視專題片,通過實地采訪、人物訪談和政策解讀等方式,深刻揭示了發展農業機械化的戰略地位和重要意義,系統闡述了發展農業機械化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形象展示了各地農業機械化工作的典型事跡和人物風采。
該片共分八集,每集15分鐘。第一集《根本出路》:回顧了新中國成立以來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歷程,概括了中國農業機械化的重大貢獻和重要意義。第二集《良策造勢》:反映國家通過法律政策等手段扶持農業機械化發展,我國東、中、西部因地制宜推進農業機械化的工作特點。第三集《振興地力》:闡述農業機械化代表著當今農業的先進生產力,在提高資源利用率、土地產出率和勞動生產率,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第四集《興機富民》:表現農業機械化在增加農產品產量、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等方面的突出貢獻。第五集《沃土增秀》:表現農業機械化改造了傳統農業,也改造了傳統農村和農民,把億萬農民從落后低效的生產方式中解放出來,共享現代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第六集《自主奮進》:表現我國農機生產與科研單位通過自主創新和科技引進,加強產品研發,已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農機生產大國。第七集《聯袂圖強》:表現我國已探索出以跨區作業為主要特征的農機社會化服務新機制,逐步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產業化形態。第八集《宏圖遠略》:闡述加強農業機械化人才教育和培訓的重要性,展望我國農業機械化偉大、光明、燦爛的發展前景。
農業部農業機械化管理司十分重視《耕耘大地——中國農業機械化》的拍攝,邀請中國藝術研究院資深編導崔文華擔當主創人員,由相關專業人員組成精干高效務實的攝制組,由農業部副部長張桃林和民盟中央副主席張寶文擔任總顧問,農業機械化管理司司長宗錦耀擔任總監制。農業部農機化司多次召開座談會,研究策劃電視片的拍攝大綱、劇本創作、拍攝進度等事項。該片從2008年5月起開始拍攝,攝制歷經十個多月,涉及東、中、西部多個省區,得到了各地農機部門的大力協助,采訪對象涵蓋了農機管理、科研、制造、流通、鑒定、推廣、監理、教育等領域的高層領導、資深專家以及許多來自基層一線的農機工作者。有關專家指出,該片拍攝范圍廣泛,題材內容豐富,事例典型生動,論述精辟大氣,具有較高的權威性、科學性、藝術性,是全景式展現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的一部宏篇巨作和影視精品。二是在去年與100個農機合作組織、農村合作社以及農機使用大戶建立合作關系的基礎上,在有關部門的幫助之下,再與500個農機合作組織、農村合作社以及農機使用大戶建立合作關系,請他們到會;三是我們已與全國3000個鑒定推廣部門建立了合作關系,請他們出席“全國農機會”。第二大工程是國際工程,一是進一步與全世界17個國家的農機協會、協同組織加強聯系,與他們建立戰略合作關系;二是進一步打好歐洲牌,特別是與俄羅斯、德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等國家加強聯系,邀請他們的經銷商到會;三是進一步打好亞洲牌,特別是東南亞牌。第三大工程是綜合服務工程,一是做到做好企業形象展區與專業展區的結合;二是把專業展區,如工程機械展區進一步做大做強,今年還要特設畜牧機械展區和汽車展區。要將展會名稱改為2009年全國農機汽車產品訂貨交易會。為此還要將“全國農機會”在以前打造成為訂貨交易平臺、行業服務平臺、會員聯系平臺、宣傳鼓舞平臺、信息交流平臺和國際合作平臺的打造成為新的六個平臺,即風采實力平臺、科技發展平臺、聯合合作平臺、服務共贏平臺、民族強勢平臺和國際品牌平臺。實現新的六個轉變,即從以農業機械產品為主的展會向與農業機械相關產品參展的綜合性展會轉變、從以國內農業機械產品參展的展會向國內農業機械產品與國外農業機械產品并重的國際性展會轉變、從注重規模大的展會向規模型與精高型相結合的展會轉變、從注重參展企業參加的展會向注重參展企業參展與注重觀眾參加展會并重的展會轉變、從邀請企業參加的展會向企業主動要求參加的展會轉變、從提前報名參展與現場報名參展相結合的展會向基本上甚至完全提前報名參展才可入參的展會轉變。總之,是要讓所有的參展企業,通過參加“全國農機會”后能夠有兩個感覺,一是值得,二是必要;得到兩個效益,即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實現兩個目標,一是通過參展能夠展現企業的實力、風貌和水平,二是通過參展能夠更好地為“三農”服務、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服務、為實現現代農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