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17
3926次
字體
一、農機用戶何去何從:
“黃金十年”把后面的20-30年的農機都賣完了!
據統計,黃金十年的2004~2014年中央財政共安排農機購置補貼資金1200億元,補貼購置各類農機具超過3500萬臺(套),全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由2003年的33%提高到2014年的61%。
農機補貼確實刺激了農機購買的數量,提高了農作物的綜合機械化率,但是淘汰率和報廢率遠遠低于購買率,導致目前農機市場整體區域飽和,尤其是拖拉機和收割機,過多的農機導致部分地區的農機保有量過高,有的地區出現了惡性的跨區域壓價搶活作業,導致糾紛,甚至打架至傷的情況!
買還是不買,買的農機多久能回本,成了農機用戶的憂慮!
二、農機生產廠家何去何從:
在農機行業這“黃金十年”期間,部分虛高的農機補貼導致了大量的不正當競爭,好多生產企業并不以農機質量、生產售后為著重點,全都想著如何瓜分農機補貼這份大蛋糕,幾大農機主產地區的各種農機如雨后春筍,各種農機產品紛紛針對補貼政策開發產品配置上市銷售。
比如2012年某廠家發現某省的1204補貼較高,就將其原來的904拖拉機調整供油量,提高成120馬力,按1204進行補貼銷售,大賺不義之財,而2017年某省的150馬力拖拉機補貼額度較高,部分廠家隨之開發出和1204底盤一樣的1504拖拉機,也堂而皇之的享受著農機補貼。
生產還是不生產,產品定位成了農機生產廠家需要重新考慮的因素!
三、農機經銷商何去何從:
09年農機銷售高峰期,有的農機流通企業通過上市融資,整合資源,資本運作賺的盤滿缽滿,半個泥腿子紛紛成了千萬富翁,風光體面的華麗轉身,引起了不少人員紛紛加入農機經銷行業。
從以前的租個門面,注冊個公司就可以賣農機,到現在的銷售、服務、配件都得做的農機經銷商,還要墊付補貼款,進貨資金壓力、廠家政策壓力、售后服務壓力已經像三座大山壓在經銷商頭上,據了解,農機銷售的利潤已經下降到毛利8%左右,有的甚至毛利5%左右,部分農機經銷商甚至退出了農機銷售!
賣還是不賣,退出還是堅守,成了農機經銷商急需面對的問題!
結束語:
農業的根本出路在于機械化!其實,國家頒布的農機補貼政策并不是無的放矢,也是有一定的客觀經濟規律的。農機行業的黃金十年已經悄然走完,國家政策提倡土地流轉,將來農場化、規模化會越來越普及,各種大型農用機械設備是不必不可少的主力軍,不斷的發展和適應農業的需求,農機行業的發展有些坎坷甚至走一些彎路也是可以理解的,相信我國的農業機械會有更好的發展!(來源:中國農機網)